近些年,我國礦業綠色發展明顯提速,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搞好礦產資源開發,已經成為眾多礦業企業的自覺行動和必然選擇。
作為青海唯一的中國500強企業,西部礦業努力探索圍繞綠色循環高效開發“礦山、鹽湖、生態”三大資源,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企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和諧共贏的發展之路。
10月22日,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組委會主席、 中國礦業聯合會會長彭齊鳴在天津舉辦的2021(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表示,新時代礦業要走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和融合發展之路。
彭齊鳴指出,傳統礦業的生命周期是找到—挖掘—閉坑。企業找到資源后就開始挖“坑和洞”,然后把資源賣到市場。這個過程在過去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但是現在礦拿走之后剩下的“坑和洞”就成了生態環境問題。
2021年10月22日,在天津舉辦的2021(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國際礦業研究中心發布了《全球礦業發展報告(2020-2021)》(以下稱報告)。該報告是全球首份對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礦業發展態勢進行綜合分析的報告,也是中國研究機構服務全球礦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研究成果。
10月12日,中國—塞爾維亞綠色能源合作研討會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會議由中國國家能源局、塞爾維亞礦業與能源部、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館共同主辦。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與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陳波分別代表中方致辭,塞副總理兼礦業與能源部部長佐拉娜·米哈伊洛維奇 (Zorana Mihajlovi?) 代表塞方出席并致開幕辭。
10月11日,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北京以視頻方式與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戰略部國務大臣夸西·夸騰(Kwasi Kwarteng),共同主持召開第七次中英能源對話。雙方就中英加快民用核能、海上風電、電力市場改革與監管、能源技術創新等領域合作,共同支持全球能源轉型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
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簡稱《公報》)顯示,2020年末,采礦業對外直接投資1758.8億美元,占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6.8%,主要分布在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有色金屬礦采選、黑色金屬礦采選、煤炭開采等領域,為存量規模上千億美元的六大行業之一。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八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國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并明確了深化地熱資源勘查工作等五大重點任務——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成為推高進口值的重要因素?!焙jP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10月1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我國進口價格同比上漲了11.3%,其中,鐵礦砂、原油、銅等商品進口均價的漲幅均超過30%。
9月14日,由華為聯手國家能源集團共同舉辦的礦鴻操作系統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礦鴻操作系統,通過獨特“軟總線”技術使得煤礦領域第一次實現了統一的設備層操作,以統一的接口和協議標準,解決了不同廠家設備的協同與互通問題。
國家發改委在9月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國家儲備局近期多次投放銅鋁鋅等大宗商品的實施效果和下一步投放計劃做出回應。
“8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9.5%,漲幅比上個月擴大了0.5個百分點,創出了今年以來比較高的一個水平?!眹医y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9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